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國外商品期貨(三):外匯期貨

外匯期貨是以匯率做為標的物的期貨契約。外匯市場是交易量最為龐大的金融市場,交易的範圍擴及全球,而交易時間幾乎是 24 小時不間斷,當美洲市場收盤後,亞洲市場隨之而起,接著歐洲市場也開始了一天的交易,跨國企業、銀行以及進出口廠商均利用外匯期貨來規避匯率波動的風險。目前外匯期貨市場以美國的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為主,其中以歐元、日圓、英鎊、瑞朗、加幣和澳幣期貨交易最為熱絡,均以各國的貨幣相對於美元報價,例如歐元期貨的報價單位是 1 歐元兌多少美元。

遠期外匯是最早用來規避匯率風險的衍生性商品工具,但都在店頭市場(OTC)交易,缺乏公開交易的市場,對於交割契約大小、日期等都沒有標準的格式,僅能滿足少數特定人士的需求。二次大戰後,美國成為相對最為穩定的經濟大國,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經濟協議成立後,各國先與美元作直接匯兌換算,釘住美元,美元堅守1 ounce黃金為35美元的官價,再與黃金間接換算,美元等同黃金的貨幣系統。因美國一直維持其經濟繁榮,黃金儲備穩定,各國與美元匯率變動幅度不大,各國相安無事多年。然而,世界其他各國從戰後逐漸站起,貨幣政策出現不同,經濟情況產生強弱差距,特別如日本、德國恢復經濟實力後,布列敦森林協議的僵化,單一性已經出現問題。1971年的前7個月,美國的黃金儲備流失近三分之一,促使尼克森總統宣佈停止以官價兌換黃金,將美元與黃金脫勾,至1973年美國繼1971年再次發生美元危機,美元貶值了10﹪,布列敦森林協議正式瓦解,各國匯率開始依據市場作浮動調整。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隨即於1972年推出英鎊、加幣、馬克、瑞士法郎及日幣等五種外匯期貨,滿足外匯避險的需求,亦是第一個在交易所交易的金融期貨商品。外匯期貨的出現,有助於提供有外匯交易需求的廠商規避匯率的風險,相對對商品價格的穩定也有相當的幫助。

藉由交易所的擔保,以及固定的合約規格,以保證金交易的方式,提供避險、套利及投機等的需求,讓外匯期貨的交易日趨熱絡,已為相當重要的期貨商品。以市場的交易量而言,每年外匯期貨的交易金額約為遠期外匯交易金額的26倍,可見外匯期貨的熱絡程度。
為滿足避險的需求,即時反應世界各地的最新情勢,除了早期交易所內的人工交易之外,外匯交易的電子盤交易亦已延長到每日23小時,加上現貨轉期貨的EFP交易,幾乎一天24小時都能提供外匯的即時交易,讓世界各個角落發生的任何事情,都能立刻反映到外匯價格之上,提供無時差的服務。
  1. 歐元期貨(EC)
歐盟的歷史可以推到1951年的巴黎公約(Treaty of Paris),當時由法、德、義、荷、比、盧六國合意設立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開始。一路走來,至1992年,簽訂歐洲聯盟條約(Treaty on European Union,又稱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改稱為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逐步推動商品、勞務、人員、資金自由流動。對統一貨幣作成重大決定,包括實施時程、五大經濟條件標準,確立了明確的時間表及其實施步驟。1998年,決定入會國家的資格,固定匯率,並且同意保持其經濟符合馬斯垂克條約的五大經濟條件標準。1999年,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的第三階段,開始固定匯率,歐洲央行著手將國外匯率引入歐元。2002年,歐元實體貨幣上路。目前為止歐盟計有15個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愛爾蘭、希臘、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芬蘭、英國、丹麥及瑞典,除英國、丹麥及瑞典之外,都取消該國既有貨幣,加入歐元聯盟。因而,馬克期貨也自此消失。
  1. 日圓期貨(JY)
日本自1886年起採用金本位制,並發行可以兌換金幣的日本銀行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廢除了金本位制,1964年日圓成為國際流通貨幣,布列敦森林體系瓦解後,日圓在1971年實施浮動匯率,此後日圓日趨堅挺,與美元的弱勢形成強烈的對比,並成為較強的國際貨幣。
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貧乏、國土狹小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必須來自對外貿易,日本的進口額很高,但出口額更高,每年都有巨額的外貿順差,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國及出口國,日本經濟近年來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1951-1973年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加率高達10.1%,在眾多西方國家中屈居一指, 1968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1428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雖然1985年日圓持續升值對國內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但經過產業調整,工業生產很快恢復,失業率降低,1991年底至1992年初,日本金融醜聞傳出,經濟開始蕭條,成長速度減緩,目前日本經濟上未全面復甦,2001年3月日本銀行再度恢復零利率,以期刺激經濟為目標。
2007年年中次級房貸效應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全面性的拉回,進而造成日圓利差交易不斷平倉,而產生全球股市下跌,而日圓升值的現象。產生這個這個現象的主因來自於日圓利差交易,由於日本長期以來實行超低利率政策,因此日本國內外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採取借貸低利率的日圓,然後轉投資高利率貨幣如紐幣、澳幣、美元或英鎊等等,或者是投資預期報酬較高的全球股票市場,待獲得高報酬收益後,再還清日圓借貸。因此,利差交易的報酬公式如下:
典型利差交易報酬=標的貨幣存款利率-日圓借款利率+標的貨幣對日圓的升值幅度
由於標的貨幣存款利率和日圓借款利率主要取於央行的利率政策,在大多時候為固定變數,因此影響利差交易報酬的主要變數便來自於標的貨幣相對於日圓的升貶值態勢。當日圓升值幅度大於外幣存款利差時,此時利差交易便會呈現虧損狀態。
  1. 英鎊期貨(JY)
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國雖然是歐盟的成員國,但尚未加入歐元區,故仍然使用英鎊。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影響英鎊匯率走勢的因素有:
利率:央行的主要利率是最低貸款利率(基本利率)。每月第一週,央行會用利率調整來向市場發出明確的貨幣政策信號。利率變化通常會對英鎊走勢產生較大影影。
英國政府債券:十年期英國政府債券收益率與同期其他國家債券或美國國庫券收益率的利差也會影響英鎊和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
經濟數據:影響英鎊的主要經濟數據包括初始失業人數、初始失業率、扣除抵押貸款外的零售物價指數、零售銷售、工業生產、GDP成長率、採購經理人指數、貨幣供給量、製造業及服務業調查..等等。
金融時報100指數:與美國和日本不同的是,英國股票指數對英鎊的影響相對較小,僅管如此,金融時報指數和美股有很高的聯動性。
  1. 澳幣期貨(AD)
CME澳幣期貨於1987正式掛牌上市,隔年澳幣選擇權也隨之上市,CME澳幣期貨提供公司法人及個人投資戶針對澳幣匯率進行避險或投機的工具與管道,目前人工交易與電子盤交易同步進行。
由於Carry Trade(以低利率貨幣貸入資金,再轉存高利率貨幣或投資高利率貨幣資產)的盛行與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連帶影響澳幣的波動也同步加遽,也提供了CME澳幣期貨的交易機會。
除了一般影響外匯的基本因素,如貿易順逆差、利率動向、物價水準、經濟景氣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外,澳幣波動亦格外受下列因素所影響:
(1)受商品價格變化影響:
澳洲與加拿大、紐西蘭等十分依賴天然資源出口的國家之貨幣,通常有「商品貨幣(commodity currencies)」之稱,澳幣匯率與金、銅、鎳、煤炭和羊毛等商品價格存在相當緊密的聯繫,這些商品站澳大利亞總出口額近2/3之強,因此澳幣的走勢往往受到這些商品價格變化影響,因此澳幣經常在通膨的經濟環境下獲得支撐,因為此時正是這些商品價格高漲的時候。
(2)受Carry Trade的影響:
Carry Trade是以低利率貨幣貸入資金,再轉存高利率貨幣或投資高利率貨幣資產,日本政府長期維持低利率政策(0.5%),與澳幣利率相差約有4%以上,因此借日幣投資澳幣資產是Carry Trade盛行的方式之一;而當日本利率政策或是日幣出現變化時,又或是Carry Trade所投資的金融市場面臨跌價風險時,Carry Trade便出現回補壓力,造成資金大幅撤出,連帶使澳幣面臨激烈的貶值。
  1. 美元指數期貨(DX)
出人意料的,美元指數並非來自CBOT或是CME交易所,而是出自紐約棉花交易所(NYCE)。紐約棉花交易所建立於1870年,初期由一群棉花商人及仲介商所組成,目前是紐約最古老的商品交易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棉花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在1985年,紐約棉花交易所成立了金融部門,正式進軍全球金融商品市場,首先推出的便是美元指數期貨。美元指數期貨的計算原則是以全球各主要國家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量為基礎,以加權的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強弱程度,以 100為強弱分界線。一共採取了10個國家為計算標的,以歐元、日圓、瑞士法郎、及英鎊為主。
在歐元推出後,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荷蘭幣、及比利時法郎五合一,歐元一躍成為最重要的權值貨幣,占美元指數總成數高達57.6%,影響甚鉅,權值也形成集中在歐元、日圓、及英鎊三者身上的趨勢。因此,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動向及歐元區的經濟表現都是觀察美元指數強弱不可或缺的要素。

歐元期貨(EC)、日圓期貨(JY)、英鎊期貨(BP)、澳幣期貨(AD)、加幣期貨(CD)、瑞士法郎期貨(SF)、美元指數期貨(DX)交易月份為3、6、9、12等季月,最後交易日為合約月份第三個星期三之前二個營業日。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整理編纂

沒有留言: